粉体粒度检测方法与标准分析
粉体粒度检测是粉体材料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,不同粒径及其分布对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、工艺效率及最终应用表现具有决定性影响。百检检测基于多项国家与国际标准,提供精准可靠的粉体粒度检测服务,助力企业优化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。
粉体粒度检测服务涵盖多种材料,包括但不限于:水泥生料、熟料、煤粉等建材原料;钛合金粉、铝合金粉、铜基粉等金属粉末;碳化硅、氮化铝、氧化锆等陶瓷材料;催化剂载体、高分子微球等化工原料;以及API原料药、药用辅料等药品原辅料。
百检检测严格遵循国际、国家及行业标准,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粒度分析:
激光衍射法(Laser Diffraction)依据 GB/T 19077-2016、ISO 13320:2020 等标准。该方法测量范围宽(通常0.01-3500μm),自动化程度高,重复性好,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。其原理是基于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来测量粒度分布。
筛分法(Sieving Analysis)包括水筛、负压筛和手工筛,遵循 GB/T 1345 等标准。该方法成本低、操作简单,是许多粉磨企业的标配方法,尤其适用于较粗颗粒的检测。
沉降法(Sedimentation)依据 GB/T 26645.1 等标准,基于斯托克斯定律(Stokes' Law)测定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来计算粒径。该方法适用于细粉体,但耗时相对较长。
图像法(Image Analysis)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(SEM/TEM)直接观察和统计颗粒的形貌与尺寸,结果直观,可同时获得形态学信息。
选择何种方法需综合考虑物料的粒度大致范围、分布宽度、颗粒性质(如是否易溶解、是否有磁性)、检测目的和要求精度等因素。
核心检测项目主要包括:D10, D50, D90 粒径值(关键粒度指标)、粒度分布曲线(全面反映颗粒群体分布情况)和跨度系数(Span)(表征分布宽度)。
百检检测合作实验室配备多种高性能仪器,确保数据准确可靠:
激光粒度分析仪:如马尔文 Mastersizer 3000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),丹东百特BT-9300LD干湿法两用仪等。
自动振筛机:用于筛分法分析。
沉降式粒度仪:用于沉降法分析。
电子显微镜:如卡尔蔡司EVO18扫描电镜(分辨率达1nm),用于图像法粒度形貌分析。
要获得准确的粒度数据,样品的代表性取样和有效分散是至关重要的前提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,都必须确保颗粒处于良好的分散状态,以避免团聚体被误测为单个大颗粒。对于干法激光衍射,需注意避免过度打散产生新的细粉;对于水硬性粉体,干法检测可能更合适,并需注意清洁维护。
不同的检测方法因其原理不同,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存在差异,且结果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偏差。例如,激光衍射法得到的是等效体积径,沉降法得到的是斯托克斯径。因此,在选择方法和比较数据时需特别注意。
下一篇:水泥粉体粒度分布与性能检测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