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酵豆乳饮品检测 2025:蛋白质含量与脲酶活性标准及 NY/T 433 解读
发酵豆乳饮品因高蛋白低胆固醇成健康饮品新宠,蛋白质不达标与脲酶活性超标是主要问题,检测需兼顾营养宣称与原料安全,以下结构化呈现要点。
包括纯发酵豆乳、调制发酵豆乳、大豆 - 乳复合发酵饮料等,不含未发酵豆乳饮料(执行 GB/T 30885-2014 基础版)。
GB/T 30885-2014:规定豆乳蛋白质≥3.0g/100g,饮料≥1.0g/100g
NY/T 433-2014:绿色食品发酵豆乳脲酶活性需呈阴性
GB 7101-2022:菌落总数≤10000CFU/mL
营养与工艺指标
蛋白质:纯发酵豆乳≥3.0g/100g,复合饮料≥1.0g/100g
脲酶活性:定性检测呈阴性(避免抗营养因子残留)
大豆异黄酮:≥35mg/100g(营养特征成分)
安全指标
乳酸菌活菌数:≥1×10⁶CFU/mL(发酵型产品)
重金属铅:≤0.05mg/kg
黄曲霉毒素 B₁:≤0.5μg/kg
蛋白质:凯氏定氮法,加入硫酸铜催化剂提升效率
脲酶活性:GB/T 5009.183 定性测定法,1 小时出结果
大豆异黄酮:HPLC 法分离定量,检出限 0.1mg/kg
验证蛋白质含量达标,支撑 “高蛋白” 营养宣称
确保大豆原料充分熟化,规避脲酶引发的肠胃不适
满足绿色食品认证对发酵豆乳的专项要求
营养溯源:同步检测大豆原料蛋白质含量,优化配方比例
快速验证:脲酶与蛋白质同步检测,2 个工作日出报告
风味辅助:配套豆香纯度与苦涩味物质检测
合规解读:区分发酵与未发酵产品标准差异,避免判定偏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