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检网一站式检测服务平台 全国免费电话:400-1017153

异麦芽酮糖检测攻略:掺伪鉴别技术与功能食品质控标准应用

异麦芽酮糖具有低升糖特性,广泛用于糖尿病食品、运动营养品。市场常见掺伪问题(如添加蔗糖、葡萄糖),精准检测是保障产品功能宣称的核心。

检测范围

覆盖全类型产品:食品级异麦芽酮糖、含异麦芽酮糖的能量棒 / 代餐粉、烘焙预拌粉;适用场景包括原料验收、成品抽检、掺伪打假、功能宣称验证。

核心检测标准

  1. 产品标准:QB/T 5523-2023《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》;

  2. 方法标准:GB 5009.8-2024《食品中果糖、葡萄糖等的测定》;

  3. 国际标准:AOAC 2020.01、FCC VIII 版。

关键检测项目

  1. 纯度指标:异麦芽酮糖含量(≥98.0%)、蔗糖杂质(≤0.5%)、水分(≤0.3%);

  2. 特性指标:比旋度(+97° 至 + 100°)、熔点(122-124℃);

  3. 安全指标:重金属(铅≤0.5mg/kg)、微生物(霉菌≤50 CFU/g)。

主流检测方法

  • 定性鉴别:薄层色谱法(TLC),展开剂迁移率对比;红外光谱法,比对羟基、糖苷键特征峰;

  • 定量分析:HPLC 法,氨基柱分离,示差折光检测器;

  • 掺伪筛查:LC-MS/MS 法,精准识别微量蔗糖杂质,检出限 0.01%。

检测核心作用

  1. 打假维权:精准识别掺伪成分,打击 “以次充好” 行为;

  2. 功能验证:支撑 “低升糖”“无糖” 功能宣称;

  3. 工艺适配:通过熔点检测确保烘焙加工稳定性。

百检检测优势

  1. 掺伪专长:TLC 与 HPLC 联用,鉴别准确率 99.5%;

  2. 快速筛查:便携式检测设备 15 分钟完成现场初检;

  3. 报告权威:可出具司法认可的掺伪检测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