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糖检测标准与项目 | 掺伪鉴别全指南
红糖作为传统糖类制品,因含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广受青睐,但其生产过程易受污染且存在掺假风险,依托全面标准开展检测是品质管控的关键。
覆盖全品类红糖产品:块状红糖、粉状红糖、黑糖、液体红糖及有机认证红糖;适用场景包括甘蔗加工成品检验、零售产品质量核查、进口红糖合规性检测、食品企业原料质控等,同时涵盖原料甘蔗汁、结晶母液等中间产物检测。
产品标准:GB/T 35885-2018《红糖》(明确蔗糖分≥90% 等分级指标)、GB 13104-201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》(基础安全要求);
方法标准:GB 5009.3-2016《食品中水分的测定》、GB 5009.12-2017《食品中铅的测定》、GB 5009.34-2022《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》;
专项标准:GB 2762-2022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重金属限值)、SN/T 0852-2012《进出口白砂糖检验规程》(贸易合规延伸适用)、欧盟 EC No 1881/2006(出口产品重金属参考标准)。
理化指标:蔗糖分(干基计≥90%)、干燥失重(≤6.0%)、电导灰分(≤5.0%)、色值(分光光度法测定)、酸度(pH 值监控);
安全指标:重金属(铅≤0.5mg/kg、砷≤0.3mg/kg、镉≤0.1mg/kg)、二氧化硫残留(≤30mg/kg)、农药残留(60 种有机磷、拟除虫菊酯类筛查);
微生物指标:菌落总数(≤1000CFU/g)、大肠菌群(≤30MPN/100g)、沙门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(不得检出);
掺伪与营养指标:淀粉糊精、饴糖等掺假物质鉴别,钙、铁、钾等矿物质及多酚类物质含量测定。
蔗糖分与水分:直接旋光法(GB/T 35887-2018)、直接干燥法(105℃恒重);
重金属: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(铅)、氢化物原子荧光法(砷);
二氧化硫:离子色谱法或蒸馏 - 碘量法;
掺伪鉴别:稳定同位素质谱(δ13C 值)、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比对;
微生物:平板计数法与胶体金快速筛查结合。
防控安全风险:拦截重金属超标、微生物污染及二氧化硫残留超标的不合格产品;
规范市场秩序:通过掺伪鉴别打击以次充好、添加低价替代物的行为;
保障营养价值:验证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,支撑产品品质宣称;
助力贸易合规:满足进出口产品的国际标准要求。
资质权威:具备 CMA/CNAS 双重认证,报告获国内外市场及监管部门认可;
技术全面:配备 ICP-MS、红外光谱仪等设备,实现理化、安全、掺伪全项目检测;
标准精通:可依据国标、行标及欧盟标准定制检测方案;
高效服务:常规项目 3-5 个工作日出报告,支持样品上门采集与加急检测。